固定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固定窗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安徽省收音机工业发展史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4:15:39 阅读: 来源:固定窗厂家

1949年安徽解放时,全省约有2000台收音机,主要集中在合肥、蚌埠、芜湖、安庆等城市和淮南矿区,多为资本家、地主和国民党官员家庭所有。其他县城和广大农村,收音机寥寥无几。全省没有一个电子企业,仅在安庆、芜湖、淮南、蚌埠、马鞍山、合肥等市有几个无线电门市修配点,主要是修配电子管收音机、手摇式电唱机等,修配能力十分薄弱。

50年代末,安徽电子工业在发展广播事业中开始起步,省委发出“大力发展广播宣传网,安徽要自己解决广播收听工具——收音机”的指示,1957年安徽省综合艺术模型厂(1953年春,由安徽省治理淮河委员会在上海筹建省治淮模型工场,设计和制造各种模型展品,兼产少量教学仪器,1956年3月改名为安徽省综合艺术模型厂,同年秋由上海迁至合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收音机研制工作,7月试制出安徽省第一批3台电子管收音机样机,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亲自命名为“黄山牌”。1958年10月更名为合肥模型厂(1970年改为合肥无线电二厂),同年完成一~七灯电子管收音机500台。同时为安徽电子工业起步发展培养了部分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1959~1962年,朱德、邓小平、彭真、林伯渠、彭德怀、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该厂,并给予很高评价。

1958年,为发展广播事业,安徽省委决定拨款在省会合肥市筹建广播器材厂,当年试制成功电子管五灯收音机。同年底,筹建该厂的人员、设备与合肥模型厂电工车间电工小组合在一起,建立起安徽省第一个地方国营电子工业企业——合肥无线电厂(1970年改为合肥无线电一厂),有职工160多人,设备33台,主要生产广播扩音机、五灯交流收音机和为两机配套的电流互感器、磁钢、变压器等电子元件。同期,合肥市、蚌埠市先后研制生产多种电子管收音机。1958年4月,蚌埠市为了发展收音机,以该市第五中学校办工厂电机厂为试点,组织部分职工试制,先后研制成功并生产再生式三、四灯和外差式五、六灯红旗牌电子管收音机120台。1958年秋,在原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的基础上,成立安徽无线电厂,第一批产品是200台五灯电子管收音机和50台50瓦扩音机以及农村广播专用变压器。直到1962年停产,收音机一直是该厂的主要产品之一。

1958年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技术组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该机除半导体管外,其他元器件均为国产或自制。研制成功后,安徽日报曾在头版发布新闻,报导了安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陆学斌为此接见了研制该机的科技工作者。

1959年合肥无线电厂研制成功安徽省第一台黄山牌半导体七管超外差袖珍收音机,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亲自听取试制工作汇报。

1960年,全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职工约200人,年产电子管收音机550台,半导体收音机130台,其中合肥无线电厂生产六灯收音机300台,七灯收音机130台;电子管干电收扩机488台,电子管干电二灯收音机487台。

1962年,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1969年发展为安徽省广播器材厂)研制出一种用晶体管和舌簧喇叭配套的来复再生式简易收音机,试装成功后,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1963年,合肥无线电厂研制成黄山牌63-3A型三晶体管台式收音机,翌年,首次获第四届全国广播接收机质量评比一等奖。1964年底,该厂年产63-2C半导体二管收音机2 000部,63-3A半导体三管收音机5 000部。1965年设计的黄山牌65-5A型五管超外差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投产,获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二等奖。1965年该厂生产收音机达到1.95万台。1966年研制生产了黄山牌66-10-B型十晶体管调频调幅台式收音机,该机型是国内生产的最早的一批调频收音机之一,适合农村有线广播站转播调频广播节目,也可供作城乡集体收听广播节目。1966年,合肥无线电仪器厂建立(1970年5月改为合肥无线电三厂)相继研制成功江淮牌301型、501型半导体收音机并投产。1967年,研制生产671型三管来复小台式收音机,年产1万台。

1967~1970年,随着广播事业的普及和推进,全省主要城市掀起了兴办电子工业的热潮,各行各业以老厂带新厂,先后从机械、轻工、手工、邮电、食品、纺织等行业转产一批厂点生产电子产品,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兴办了一些校办工厂。马鞍山市无线电厂、宿县无线电厂(建于1969年。前身为宿县地区广播器材厂,1971年更名为宿县广播器材厂,1976年改为现名)、肥东无线电厂(前身为肥东县锻压机床厂电机车间,1984年8月1日改为合肥市电子仪器厂)、怀远无线电厂(建于1970年。前身为怀远县广播器材厂,1979年更名为怀远县无线电厂)、无为无线电厂、铜陵市无线电厂(建于1970年)、阜阳无线电厂(建于1969年)、芜湖市无线电一厂(建于1969年10月。前身为芜湖市无线电元件厂,1970年试制成功迎春牌401型来复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安庆市无线电一厂、滁县无线电厂、蚌埠市无线电一厂、蚌埠市无线电二厂(1970年4月建厂。前身为蚌埠机床附件厂无线电车间)、蚌埠市无线电三厂、合肥无线电四厂、合肥无线电五厂、江淮无线电厂(建于1970年3月。前身为安徽省建设兵团广播电讯器材厂,1975年改称现名)等相继诞生,分别兼产收音机或扩音机。1970年收音机生产厂点增至10个,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年产收音机7.6万台,长缨、迎春、山花、海鸥、海狮、金猴、红波、银球、劲松、双喜等品牌的各种类型收音机先后面世。同时,六安新华无线电厂、六安市无线电厂(1971年冬,皖西广播器材厂改名为六安地区无线电厂)、蚌埠市无线电七厂分别试产206型三用唱机,年产量约200台。

1971~1975年,鉴于发展起来的厂点多属小作坊式的经营,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一些兼产收音机的厂点较长时间处于试制试产阶段,按照国家定点生产的要求,对生产厂点进行了调整,采取“看苗浇水”的政策,经第四机械工业部同意,确定合肥无线电四厂、蚌埠市无线电一厂、马鞍山市无线电厂为国家收音机定点生产厂,安庆市无线电厂为安徽省收音机定点生产厂,其余厂点转产其它电子产品。在1973年全国收音机质量评比中,合肥无线电五厂生产的黄山牌602型收音机获得四级便携式收音机第三名。1975年,省内从事收音机生产的职工约1 000人,年产收音机20万台。

合肥无线电四厂,建于1970年10月。前身为安徽幻灯制片厂,产品为扩音机、收音机等。1971年开始主产收音机,当年生产收音机1 050台。1972年6月,试制高档半导体收音机,同年8月推出样机,翌年批量投产,定名“黄山牌”。1976年该厂生产的黄山牌403型半导体收音机在全国第六届收音机评比中获四级便携式机第二名。1980年,收音机品种有403型便携式、HB—10型便携式、HT—501型便携式、711型二波段小台式等6个,1981年,收音机市场走俏,黄山牌702、709、711型半导体收音机,分别获安徽省电子系统收音机质量评比一、二、三等奖。711型二波段小台式收音机在1982年全国收音机质量评比中获BC0.15W(原三级便携式机)三等奖。

蚌埠市无线电一厂,1970年4月12日,由国营蚌埠麻刀厂、仪表厂、无线电厂合并组成。是年试产长缨牌501型晶体管收音机200台。1973年研制成海鸥牌602型晶体管收音机,1974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新产品奖。1975年,研制成硅锗晶体管混装线路珍珠牌607型晶体管收音机,畅销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农村。1979年研制成一、二、三波段收音机各1个品种,其中珍珠牌710型晶体管收音机1981年在全省第三届收音机质量评比中获优胜奖。1980年收音机年产能力由20万台增至50万台,列为全国收音机定点生产厂。1983年,研制成珍珠牌8307型多功能袖珍收音机,产品分A、B两型,具有收音、计时、充电、照明等功能。同年珍珠牌8301、8302型晶体管收音机投产。

马鞍山市无线电厂,建于1965年,前身为马鞍山市机械修配厂,1966年改名为马鞍山市模具厂,试产舌簧喇叭。1970年,更名为马鞍山市无线电元件厂,1973年9月,与马鞍山市金笔厂所属的无线电厂合并,定为现名。当年产山花牌晶体管收音机2.03万台。1970年,山花牌三晶体管收音机被评为安徽省电子系统同类产品第一名。1974~1980年,主要产品收音机有落地式、台式、便携式、袖珍式各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声音清晰、音质优美、结构可靠、用电节省。1975年,山花牌877型台式收音机评为安徽省优秀新产品。1976年,山花牌748型收音机获第六届全国收音机评比四级台式机三等奖。

安庆市无线电厂,1970年,由市广播器材厂与市无线电元件厂整机车间合并而成,主要生产半导体收音机等。1979年更名为市无线电三厂。1982年恢复原厂名。1986年增挂“国营南京无线电厂安庆分厂”衔牌。银球牌两波段袖珍收音机是主要产品之一。1970年初,安庆市无线电元件厂试制成功3台劲松牌501型超外差便携式收音机。1972年生产400台。1973年生产1 045台。1973年,对劲松牌501型进行改型,采用六管、1.5伏电压,定型为银球牌615型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当年生产1 700台。1974年后,年产稳定在1万台左右。至1981年末,共生产7.4万台。后销售下降,又在615型收音机设计结构的基础上,仿北京牡丹牌收音机外型改型而成,机芯采用7管、1.5伏电压,定型为715A型二波段便携式收音机;后改为B型。1979年投产。因其调谐手感不灵,销路不畅。至1982年底停产,共生产2.66万台。1979年研制成双喜牌721型二波段小台式收音机,1980年投产,当年生产1 426台。1981年生产6.5万台。1982年4月,原定收购计划中断,产品压库4万余台。后停产。改进的821型两波段收音机尚未投产亦随之夭折。

1976~1980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收音机生产厂点逐年增多,产量大幅度上升,收音机品牌最多时达到19个。1976年,年产收音机26.5万台。1980年,全省从事收音机生产经营的职工高达6 000人左右,生产厂点扩至23个,产量达到103.8万台,珍珠(蚌埠市无线电一厂生产)、天河(蚌埠市无线电二厂生产,中台式1~3波段木壳半导体式)、海狮(滁州无线电厂生产)、金钟(全椒无线电厂生产,有晶体管7管一波段、二波段,晶体管9管二波段,电子管六灯二波段4个品种)、东亚(滁州电视机总厂1979年11月1日试制成功)、东海(广德县广播器材厂生产,落地式)、神仙鱼(合肥无线电三厂生产)、天都(黄山无线电厂生产,晶体管、电子管台式和落地式)等一批新品牌收音机相继投放市场。

1981~1985年,收音机生产起伏较大。1981年,收音机继续大幅度增长,产量高达124.9万台,其中半导体收音机达到124.5万台,创历史最高记录。1982年,收音机全国滞销,部分企业的收音机大量积压,仅蚌埠市无线电一厂就库存积压11万台,全省收音机生产急剧下降,产量减至29.1万台,全行业出现严重亏损。经过调整,到1985年,全省收音机厂点减至3个,年产半导体收音机39.6万台,同国内省市同类产品可比产量比较,收音机居第五位。

1986~1990年,收音机品牌减至4个,年产量徘徊在20~70万台之间。1989年,马鞍山市无线电厂生产的福乐牌收音机出口联邦德国、叙利亚。

1992年,收音机生产厂点3个,分布在合肥、马鞍山、蚌埠市,收音机品牌主要有黄山、珍珠、福乐牌,年产收音机19.79万台。

主要参考资料:

《安徽省志-电子工业志》

《安徽省志-科学技术志》

《中国电子工业地区概览-安徽卷》

《合肥市志》

《蚌埠市志》

《马鞍山市志》

多本老无线电类杂志、收音机电路图集

空调冷凝器货源

服饰价格

防盗复合窗图片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批发